10年專業(yè)筆譯品牌?
10年數(shù)萬場口譯
專業(yè)留學移民翻譯
多語言網(wǎng)站翻譯
89種語言服務
2013年03月29號,譯雅馨翻譯公司在談論翻譯策略時解釋到,這次談論翻譯策略,不想再沿用傳統(tǒng)的直譯和意譯,中外翻譯界對這兩個術語已經(jīng)爭執(zhí)了兩千多年,我們不如索性換一種提法。1 8 1 3 年,德國古典語言學家、翻譯理論家施萊爾馬赫在《論翻譯的方法》中提出:翻譯的途徑“只有兩種:一種是盡可能讓作者安居不動,而引導讀者去接近作者;另一種是盡可能讓讀者安居不動,而引導作者去接近讀者。”在這里,施氏只是描述了他所說的兩種方法,并未授之以什么名稱。1995年,美國翻譯理論家勞倫斯·韋努蒂在其The Translator’s Invisibility一書中,將第一種方法稱作“異化法”(foreignizingmethod),將第二種方法稱作“歸化法”(domesticating method) 。 概括而言,異化法要求譯者向作者靠攏,采取相應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語表達方式,來傳達原文的內(nèi)容;而歸化法則要求譯者向目的語讀者靠攏,采取目的語讀者所習慣的目的語表達方式,來傳達原文的內(nèi)容。從這個界定來看,異化大致相當于直譯,歸化大致相當于意譯,但異化、歸化似乎更加“原則化”,也更便于把握,因此我們就用它們來概括翻譯的兩種策略。
中國的翻譯可謂源遠流長,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傳統(tǒng),可文學翻譯是從晚清時期的19 世紀70 年代開始的,迄今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。這一百多年來,中國的外國文學翻譯先后掀起了四次高潮:第一次是2 0 世紀頭十年,第二次是“五四”后的十年,第三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十七年(真正繁榮的也就是5 0 年代的十年),第四次是2 0 世紀的最后二十年。但是,從翻譯策略來分析,從19 世紀70 年代到20 世紀70 年代,整整一百年期間,中國的文學翻譯大致是以歸化為主調(diào);改革開放的二十年間,中國翻譯界受到西方翻譯理論的啟發(fā),對異化、歸化進行了重新思考,兩種方法在中國漸漸趨向平衡;因此,人們有理由相信:2 1 世紀的中國文學翻譯,將以異化為主導。